公司动态
2024年11月26日
中越媒体共探光大环境固废处理经验 绿色“一带一路”成果获赞
近日,由越南通讯社与越南《人民报》驻华记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驻越记者,以及财新传媒、每日经济新闻的资深记者组成的中越记者组成的媒体考察团(“媒体团”)走进光大环境位于广东博罗、越南芹苴的垃圾发电项目(“博罗项目”、“芹苴项目”),带着不同的报导视角,实地参观厂区车间,并与项目管理团队和周边小区居民交流,了解中国在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优秀经验,以及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所做出的积极成果。




参观结束后,越南《人民报》在其越南语深度报导中重点分享了博罗项目在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以及突出的环境贡献,以此展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果。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在其官微发布了报导的中文译文。

越南通讯社通过视频和图片报导,突出光大环境与亚行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15年,推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固废管理的提升,并且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RI)在越南语深度报导中通过丰富的采访细节,展现了芹苴项目如何通过高标准运营管理、持续公众开放等管理措施,加强小区共融共建,化解“邻避效应”难题,成为区域环保合作的标竿典范。亚行官微发布了报导的中文译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记者看世界》栏目通过深度报导芹苴项目等中资企业在越打造的固废处理项目在处理工艺、处理标准、小区共建共融等方面的优秀实践,展现了中国清洁能源企业如何助力越南城市垃圾围城难题。

中国环境报网站及旗下“中国环境”移动端报导了光大环境如何通过其在中国积累的成熟固废处理工艺和管理经验助力芹苴市化解生活垃圾围城难题、化解当地“邻避效应”挑战,将芹苴项目打造成为当地政府和小区民众认可的绿色标竿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以芹苴项目为案例和切入点,展示了中资企业在越南建设垃圾发电厂优势明显,具有设备国产化程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并且在招聘方面呈现典型本土化特征。

这些报导,充分展示出光大环境作为中国环保龙头企业的实力与担当,体现出中国在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加强中外交流合作、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方面的决心与行动,为全球环保事业提供了宝贵借鉴。光大环境将继续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