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2025年03月25日
光大环境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
2025年3月25日,香港-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或「本公司」,股份代号:257.HK)谨此宣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二零二四年」或「回顾年度」)之综合业绩。经营业绩方面,本集团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内外部形势,制定「十五五」战略发展预规划,明确「两化一型」(科技化、国际化、生态型)发展方向,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强化境内外市场投资拓展力度,增强发展动能;强化运营管理、财务与预算统筹等方面的增收控本,提升经营质效;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业务发展,推动构建「科研生态圈」;强化管理基础,以数智化等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存量风险隐患资产、生产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防控,筑牢发展底板。
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录得收益约港币302.58亿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6%;毛利约港币115.36亿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16%;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约港币100.75亿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21%;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港币33.77亿元,较二零二三年下降24%;每股基本盈利为54.98港仙,较二零二三年下降24%。
市场拓展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持续深耕固废、泛水和清洁能源三大领域,巩固传统业务,积极探索新业务、新模式,加强产业链延伸与协同业务拓展,促进轻重资产业务平衡发展。二零二四年,本集团共投资落实新项目12个,总投资约人民币17.64亿元;新签署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合同总额约人民币18.35亿元。
二零二四年新增项目的设计处理及供应规模摘要如下:
项目类别 | 设计处理╱供应规模 |
生活垃圾 | 1,000吨╱日 |
水处理及供应 | 192,000立方米/日 |
生物质原材料 | 70,000吨╱年 |
供热供汽 | 260,000吨╱年 |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 56.46兆瓦 |
储能规模 | 12.20兆瓦 |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业务分布已拓展至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足迹遍及229个市县区,海外市场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共投资落实环保项目604个,总投资约人民币1,624.25亿元;另承接环境修复、垃圾分类、设计咨询、设备供货、技术服务等各类轻资产服务。本集团旗下环保能源及绿色环保板块合共落实垃圾发电项目193个,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5.99万吨(含委托运营规模)。
创新赋能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聚焦技术难点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科技委员会,建立本集团课题研发一盘棋。技术创新与应用层面,在脱硫脱硝、气化供热、废旧电池回收等领域转化落地技术项目30个,助力相关项目更好优化成本、增效增收、降低安全生产风险。业财一体化、档案管理、智能管理等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进展良好,数字化赋能本集团经营管理的成效进一步显现。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2,149件,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荣誉奖励超过20项,成为本集团科技创新能力与成果的良好实证。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从开源增效、减碳节能、降本节支等维度入手,提升运营质效,确保为各地提供优质的环境治理服务。其中,环保能源确保垃圾入厂量,实现垃圾仓增效,平均入厂吨垃圾发电效率首次突破400千瓦时;环保水务深入开展「五小创新」(小发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试点「黑灯工厂」模式;绿色环保深挖燃料本地资源化,节约相关成本,探索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加快业务转型发展。
工程建设方面,回顾年度内,本集团坚持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模式,着力加强安全风险要素的全方位管控,保障各项目工程建设安全、有序推进。其中,本集团越南顺化垃圾发电项目(「顺化项目」)竣工仪式获越南国家政府总理出席见证,显示当地政府对本集团项目工程建设能力的充分认可;广东南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运,为本集团打造新业务增长点奠定良好基础。二零二四年,本集团建成投运项目33个、建成完工项目4个(含EPCO(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营)项目);完工并交付的环境修复服务9项;新开工项目21个(含EPCO项目)及新执行环境修复服务10项。
环境贡献方面,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处理生活垃圾、危险与固体废物和农林废弃物约6,400万吨,提供绿色电力近27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逾1,100万吨,替代二氧化碳排放逾1,300万吨。处理污水和垃圾发电厂渗滤液约17.77亿立方米,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逾85万吨。
本集团秉持与本公司股东(「股东」)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理念,为回馈股东支持,并结合业务发展情况及战略规划,本公司董事会建议就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9.0港仙(二零二三年:每股8.0港仙),全年股息每股23.0港仙(二零二三年:每股22.0港仙)。派息比率41.8%,较二零二三年增加11.3个百分点。
光大环境执行董事兼总裁栾祖盛先生表示:「二零二四年,光大环境秉持『稳中求进、以实促稳』的工作方针,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经营持续向好。未来,本集团将统筹好境内外市场开拓,延伸产业链条;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加快数智化转型;深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做好各类风险预防与应对,全力以赴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为股东和社会创造可持续的良好回报。」
光大环境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王思联先生指出:「长期以来,光大环境秉承『情系生态环境,筑梦美丽中国』的理念,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实现稳健而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传统环保行业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本集团自身亦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对此,本集团将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坚持稳中求进、以实促稳,聚焦主责主业,深化『两化一型』,大力增收创效,积极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巩固环保行业龙头地位,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民生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基固本,与所有利益相关者携手,齐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环境综合服务商。」
板块业务回顾
环保能源二零二四年,环保能源共投资落实新项目2个,总投资约人民币5.68亿元;新签署多项轻资产业务,涵盖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供热供汽等领域,合同总额约人民币3.84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环保能源共投资落实项目283个,总投资约人民币988.92亿元,另承接2个委托运营项目、2个EPCO项目等各类轻资产服务。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年度内,环保能源以「跳出运营、扬长补短、分类管理」方式推进运营管理工作:深入实施垃圾增量「十二条+前测后评」举措,确保入场垃圾量;实现垃圾仓增效;攻坚炉渣提效,增强定价主导力,实现年化增效;深入推广应用清焦机器人、管网巡检机器人等,进一步降低一线作业风险。二零二四年,环保能源垃圾发电项目平均每吨入炉垃圾发电量约461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约15.4%,2个垃圾发电项目获批调增处理费。
工程建设方面,回顾年度内,13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4,60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425吨;8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900吨、日处理餐厨垃圾525吨。
环保水务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持有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光大水务」)72.87%的权益。
二零二四年,光大水务投资落实5个新项目并签署2份现有项目的补充协议,总投资约人民币8.96亿元;新签署各类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约人民币10.33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83,000立方米、日供中水9,000立方米。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光大水务共投资落实项目171个,总投资约人民币316.75亿元,另承接12个委托运营项目及其他轻资产服务。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年度内,光大水务通过数字化赋能、模式创新、「五小创新」等工作抓手,带动项目运营管理提质、开源、增效。旗下部分项目开展效能提升合同能源管理,通过技术节能改造助力降本增效。部分项目开展余氧循环利用,实现增收。光大水务就星级工厂评定标准进一步细化,持续提升智慧水厂建设质效。基于行业交流与深入学习,摸索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的「黑灯工厂」技术体系和实施路径。进一步巩固新能源与环保业务场景相结合的「光伏+」模式。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已有7个项目的光伏发电设施投入运营,这些设施的装机容量约14兆瓦,全年可提供绿色电力逾1,300万千瓦时。二零二四年,5个污水处理厂获批上调水价。
工程建设方面,回顾年度内,光大水务共有13个项目建成完工或建成投运,设计日 水处理规模209,000立方米;8个项目开工建设,设计日水处理规模154,000立方米。
绿色环保
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团持有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光大绿色环保」)69.70%的权益。
二零二四年,光大绿色环保共投资落实新项目5个并落实1个现有项目的子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3.00亿元;新签署9项环境修复服务,合同总额约人民币1.34亿元。新增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物质原材料70,000吨,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6.46兆瓦,储能规模12.20兆瓦。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光大绿色环保共投资落实项目145个,总投资约人民币312.36亿元,另承接环境修复服务17项(不含已完工交付的服务)。
运营管理方面,回顾年度内,光大绿色环保深挖燃料本地资源化潜力,强化燃料二次费用管理,显著节约生产成本;积极探索生物质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通过强化中心市场统筹,进一步降低危废单位整体处置成本下降。
工程建设方面,回顾年度内,光大绿色环保共有11个项目建成投运,设计规模为年处理生活垃圾255,500吨,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3.96兆瓦,储能规模2.20兆瓦;9个环境修复服务完成修复工程并交付。此外,5个项目开工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0.19兆瓦,储能规模12.20兆瓦;10个环境修复服务开始提供修复工程。
装备制造
二零二四年,回顾年度内,装备制造坚持将自身专业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积极谋划境内外市场布局,跟进多个项目且进展良好。其中,在江苏常州落实首个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项目;在马来西亚中标设备供货服务,实现小型炉装备项目的首次海外落地;于印度中标炉排炉供货合同,加速推进本集团自主研发的环保装备产品与服务出海。此外,旗下焚烧炉(含小型炉)等五项设备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为本集团在欧洲市场的深度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零二四年,装备制造共签署外销合同191份(含外销设备合同),合同总金额达人民币2.85亿元。设备供货及售后服务方面,启动项目供货服务205个客户;完成内外部客户炉排炉生产15台套;完成焚烧炉、锅炉、烟气处理及膜系统等成套设备供货81台套/条线;签署外销售后服务合同167份,合同总金额达人民币1.717亿元。二零二四年提供售后服务项目195个。
环境研究院
二零二四年,环境研究院加强与本集团业务板块进行技术对接与交流,深挖需求、收集痛点,有效解决项目运营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成果落地转化。与此同时,环境研究院依托本集团旗下项目推进美丽乡村、烟气净化、小微型垃圾焚烧炉等「大课题」实施,助力本集团新业务拓展、处理工艺提标、装备技术创新等。
围绕本集团「二次创业」、探索「第二曲线」的发展目标与需求,环境研究院于回顾年度内针对国内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科技创新引领角度,打造本集团的政策与行业信息收集共享平台,重点围绕固废资源化、绿色燃料、生物基材料、光伏储能等领域,系统开展政策研究、行业调研和模式探索。
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环境研究院于回顾年度内积极推进资产开发与管理工作。其中,与环保能源合作推动完成甘肃武威垃圾发电项目的国际核证自愿减排标准(「VCS」)备案,令其成为本集团首个垃圾发电VCS项目,并加速推进顺化项目的VCS备案申请工作;推动自主研发的碳资产管理系统在本集团系统内推广应用,已覆盖370多个项目,进一步提升项目碳排放数据的智能化管理,也为碳排放数据披露奠定坚实基础。
二零二四年,本集团新获授权知识产权193项。
(完)
有关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光大环境」)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的实业旗舰企业、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257.HK)。下辖两家上市企业: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两地双重主板上市之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U9E.SG及1857.HK)、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之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1257.HK)。2003年转型环境领域以来,光大环境已逐步成长为中国最大环境企业、亚洲环保领军企业及世界知名环境集团。
作为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光大环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约16万吨。公司业务足迹遍及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海外市场布局德国、波兰、越南和毛里求斯,聚焦固废、泛水、清洁能源三大领域,主营业务涵盖垃圾发电及协同处理、生物质综合利用、危固废处置、新能源、环境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装备制造、垃圾分类、环卫一体化、资源循环利用、无废城市建设、绿色技术研发、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环保产业园等。
媒体查询,请联系: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传讯
电邮:media@cebenvironment.com
投资者查询,请联系:
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
电邮:ir@cebenvironment.com